驾驭抽象,连接智能:未来技能的“宜家化”趋势

理解高密度信息

推上很多理工男大神的文字,信息密度极高,初看几乎让人难以理解。

这其实并不奇怪——他们经过多年训练,思维已经高度抽象化

换个角度理解:把他们的推文想象成韦东奕的板书 ,就不那么焦虑了。

未来教育的核心支柱

几个月前, @newstart 曾提出一个观点:未来教育的核心将围绕两门学科展开——数学语言学

当时我并未完全领悟,如今却高度认同。虽然还是没有加入Math Academy的大阵营,不过快了....

尤其是在实用科学逐步“宜家化”之后,这种分工变得尤为清晰。

实用科学的“宜家化”现象

什么叫宜家化

就是:随着大模型 的不断进化,很多以前需要几个月时间精细学习的框架、技能,现在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落地

这直接改变了学习与操作的体验——

我曾在写ReAct vs. ReTool那篇推文时提到过这个宜家梗。

今天回头再看,宜家化,不仅是操作感的变化,也是教育结构智能接口发生根本转变的信号。

未来真正重要的能力

未来,真正重要的能力,不是原地死磕某一项技艺,而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