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与日本的星巴克体验
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,如果我渴了,但又不想喝咖啡,我都能理直气壮地走进一家星巴克,要一杯冰水,坐一会儿,偷点电 。
但在日本 ,即便天都黑了,我也会点一杯咖啡,我知道日本人不会「讨水喝」,我还是会读空气的。
作为访客的适应
这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问题。因为即便一年去玩四五趟 ,我也不是住在那里。
假设与反思:「民度」之辩
但讲道理,如果我真是日本人,我高低要把这件事上升到「民度」层面,当日奸反贼了。
后工业时代的富足与观念
后工业时代,工业产物本来就不稀缺。别说水电了,你出去玩一趟,从机场休息室,到酒店的酒廊餐厅,一天光是免费的自助餐就几顿了?那些欢迎水果、点心,谁吃啊?最后不都进垃圾桶了?
发达社会中的「小气」?
结果现在,一个发达国家,几十年前厕所里就有免费洗手液和卫生纸的社会,在这里纠结起用手机偷电了。
几个底层也是一下为自己买得起充电宝,不用在公共场所找电源而自豪起来,觉得自己是超一流合格市民了,就这么活不起呗?
历史回响与社会链条
主要这种事情历史上老中就没占过理,毕竟十几亿泥腿子,被香港人骂蝗虫不是开玩笑,只能靠上海>苏南>南京>安徽>河南这种内部鄙视链找找场子。结果现在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