💡 坚持的起点
大妈高中的时候,有个死党,他家境非常好,有一套四合院的那种。但到了他父母这一辈就是纯家里有钱,没有什么权势,社会上的门路也不太行。
他学习也还不错,但不是独一档那种优秀。而他想考的,就是某个大学八年制博士专业。
由于他的成绩确实不是top级别的优秀,第一年差了三分落榜了。当时和现在不一样,第一志愿落榜第二志愿就很难看了,而且这货压根没报第二志愿。别说没报第二志愿,就连这个学校,他都只选了八年制,都没有第二个专业(五年制、药理学之类的),并且完全不接受调剂。
然后他就去复读了,一般复读一年后,正常人都怕再次落空,填志愿会相对保守,至少你服从调剂吧?⏳要不再落榜了咋办?
不,这哥们依然只填了那一个学校的八年制。
— 好在这次,他高分过线了。
然后他就像老鼠掉进米缸了,虽然课程非常累,经常熬夜,但是他学的兴高采烈。就连和我们吃饭的时候,都一直讲医学操作的事情。
只要说到操作性的医学,他眼睛里就放光✨。
🏥 初入医学现实
第三、第四年,他们要进院,他也按部就班去了学校安排的医院。然后我们再聚,听到的已是各种狗屁倒灶的事情——
- XX主任又让我给他姘头搞实验
- 又要给XX领导的女儿写论文
- XX的侄儿的夜班都让我们组给分了累死爹了
- ……诸如此类的事情
这也让我们眼镜一次又一次掉下来。我们第一次知道,那些能和死神拔河的圣地,内里竟如此混乱肮脏,而且根本不是个例。
📝 医路难行
因为他太忙,我们越来越难约他出来玩,只有在我回国的时候,我们几个关系好的才会约一次。而他的吐槽越来越离谱,虽然我医学术语不太明白,但总而言之, 医德有问题、学术剽窃简直太常见了......
后来因为某事,他和导师起了巨大的冲突,后果可想而知。他毕业后不可能留院。而北京的医院明着分派系,首医系优先。待安排完本校毕业生,才有空考虑其他学校。
派系、关系、编制限制充满了整个流程。比如神外今年只允许进一个人,你如果不是医院同系学校毕业的,几乎没有任何机会,哪怕你比录取者优秀得多。
更别提,他家没有医院的关系,有也牵强,远远不够。
🎯 转机和巧合
在他的从医道路几乎就要终止的时候,突然峰回路转,某个和他毫无关系的主任招了他。
- 原因无他,他会某一门小语种,纯粹因为兴趣。仅能看写(基本),不能自如对话。
- 巧合的是,这个主任有国际合作,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。
- 于是就这样招进来了。
- 完全是巧合。正常而言,他的医学之路其实已断。
🩺 坚持与无奈
经受过打击的他学会了低调和圆滑,对我们的抱怨少了,却依然能感觉到他对手术的热爱和坚持。那些狗屁倒灶的事依然在发生,但他极其珍惜能够继续做手术的机会。
后来他评上了职称,我们为他庆祝,只是能感觉到他肚子越来越大、发型越来越地中海、满脸都是疲惫。
🔚 遗憾与纪念
后来,大家都越来越忙。直到我生完孩子一年后,才联系朋友,却发现他微信不回,电话不接。
托朋友通知,才知道他去世了,胃癌。
因为当时我怀孕,所以大家没有通知我参加葬礼。
我突然觉得,我不知道他那些年,他到底在坚持什么。
🔊 说出真相
这一次,我觉得我有义务为他说出那些他为了医学吃过的苦、受过的气,那些他生前说了很多人也不信的事实,那些导致他不到三十就在没有任何癌症遗传的情况下得了癌的因素...
唯一欣慰的是,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我还有你们。❤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