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履薄冰的医生人生:临床一线的反思与坚守

医者日常与突发急症

外面好像一直在淅淅沥沥下雨,我都没意识到,因为昨天手术日干了一天,晚上值班干了一宿,今天上午又是常规手术干了一上午,都没机会出医院门,甚至都没咋往窗户外面看过。

昨天晚上有一个急诊病人,是一个年轻女性,来诊的时候主诉是无法排尿4个小时,超声发现膀胱里有个最大径9厘米的大血块,堵住了填满了膀胱导致无法排尿,下腹部疼的哇哇叫
  • 情况很少见,病史追问发现患者一周前在别的医院做试管婴儿,取卵后尿了一天的血,但后面自己好了。
  • 这几天因取卵后打肝素再次出现出血,最终形成9厘米的大血块

所以考虑这个膀胱里面的血凝块还是跟肝素抗凝后继发的出血有关。

  • 有可能是取卵针扎到膀胱导致动脉损伤大出血
  • 也可能是小血块堵住尿道后膀胱过度充盈导致的黏膜出血,尤其是有肝素的情况。

治疗过程与侥幸躲过危机

这个病人比较走运,我最担心的是她这个大血块堵在膀胱里憋尿太久,如果膀胱本来就有损伤很可能膀胱破裂,到时候就要腹腔镜或者开腹探查手术了。

但她保守治疗后出血很快就停了,CT检查没发现膀胱破裂迹象,大血块通过导尿管冲出来一些后排尿也通畅了。观察两天血红蛋白水平稳定我就踏实了。

沟通与患者疑问

等待CT检查过程中,病人问我这算不算原来医院的医疗事故

我说是不是医疗事故我说了不算,虽然出血和取卵有关,但是如果取卵前跟您交代过这方面的风险,取卵过程中操作仔细,我个人觉得您不必要太纠结。我们会尽量帮您度过这关,等一切都好了如果您怀疑有问题,探寻真相是您的权利,没人能拦着,但凡事咱都是将心比心,只要您能理解每个医生的努力就好。

医生面对同行诊疗争议

我相信其实很多同行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,那就是如果患者对别的医生的诊疗过程有质疑,应该如何回答?

  • 情况一:原本诊疗没有原则性错误,但患者有过高的预期、沟通误会或恶意揣测。
  • 情况二:诊疗本身有问题,患者只是发现了来求证。

医生们也有不同的路数:

  • 热心肠型
  • 事不关己型
  • 明哲保身型
  • 唯恐天下不乱型

我见过各种同行,但我更认同学校时期受到的教育:

对于同行的诊疗行为,首先尊重患者知情权利,但避免恶意揣测,共情患者,相互理解

现实环境下的医生坚守

我始终相信绝大多数同行都是有原则和为了病人好的,毕竟大的医疗环境如此,能踏踏实实干的多少都是有一些情怀在里面的。

但如果真的遇到同行有差错甚至事故,我不会刻意隐瞒或者睁着眼说瞎话。

现在这个时代早就不是医生说什么病人就信什么了,网络、身熟人、AI,还有一些无孔不入的医疗律师,都会成为病人参考的对象,他们都会给病人提供大量信息。

我见过专门搞医疗纠纷的律师,教患者打官司时不仅要起诉觉得有问题的医院,其他诊疗过程中的医院即便你觉得没问题也要告,因为告了其他医院为了自保就会提供证据,很多时候医院没有过错也或多或少要赔偿。

或许这样的做法很聪明,但正是这样的「聪明人」多了,敢于接手其他医生诊疗问题的医生会越来越少。
毕竟谁上班就是想摊上官司的?如果医疗过程中稍有不顺利就告医生,最后吃亏的还是病人。

坚守初心与自我警醒

我始终记得大学时老师对我的教育:

  • 不管别人有没有差错,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都是第一位的,同时要保持善意。
  • 别人没问题,你做好了更容易帮着摆脱质疑。
  • 别人有问题也不用怕,帮着病人治疗,病人预后好了怨气就少了。
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在临床上工作得越久,踩得坑也会越多,踩坑多了小心翼翼甚至只求自保是能够理解的心态。

我自己也踩过很大很大的坑,也有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情,但是我更向往那些选择无所畏惧、无愧于心、踏实做事的同行——他们都是值得我用一生向往的老师。

作者:毛大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