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夫人寿懿:知书达理的智囊
众所周知,张作霖最宠爱的是五夫人寿懿,不仅因为她漂亮,而且因为她出身好,有知识有见识,能和自己在一些大事上说说话。寿懿的父亲寿山据说是袁崇焕七世孙,在她3岁的时候就因为抗俄而殉国。寿懿的母亲重操唱戏的旧业,坚持供她读书,这一路走来,母女俩也看尽了人间冷暖。由于寿懿成绩非常好,她在奉天女子学校毕业时作为优秀代表发言,被张作霖一眼看中,纳入帅府。
成为张作霖最宠的夫人
尽管张作霖比自己大23岁,而且有多位太太,但是为了改善生活,也是有些仰慕这位“东北王”,寿懿同意了这门婚事,而且婚后主动冠夫姓,要求别人称呼自己“张寿懿”,以表达对张作霖的忠诚。由于寿懿知书达理,待人接物很是得体大方,她很快成为最受宠的姨太太。
- 五夫人甚至还代替张作霖向士兵训话,随军剿匪时参与军务决策。
- 她被称为张作霖的“智囊”毫不为过。
后来寿懿负责管家,把各房关系打理得井井有条,而且还主动为张作霖纳了“旺夫”的六太太。张作霖对她满意的不得了,专门为她在帅府中建了一座日式别墅,供她单独居住。
五太太担心这样独享宠爱会引起别人不满,不利于帅府关系和谐,于是她邀请各位闺阁中的小姐们都住到楼上采光更好的房间,自己则住在楼下照料小姐们,因此这座楼也被称为“小姐楼”。
智勇双全:皇姑屯事件后的机智
五夫人最出名的事情,就是皇姑屯事件后,她镇定自若,秘不发丧。在日本领事夫人来刺探虚实的时候,她不仅浓妆艳抹,请领事夫人吃点心喝香槟,而且还找了个声音和张作霖极其相似的下人在隔壁骂道“妈了个巴子的什么清汤寡水的”,打消了日本人的怀疑,为张学良回到东北争取了时间。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五夫人以一己之力,拖延了东北沦陷三年,应该说于国,至少于东北是有大功的。
五夫人之子:命运各异
张学森:报国无门与家族牵绊
五夫人得宠,生育的子女也多,而且都是儿子,分别是张学森、张学浚,张学英、张学铨。这几个子女也继承了母亲的处事智慧。
- 张学森应该算是张家比较好命的一个,他从小就和大哥关系好,张学良上台后,特意让自己的私人飞行员牵线搭桥,送这个弟弟去了美国的康德鲁茨空军军官学院学习飞行。1945年毕业后回国,一心要报效祖国。
- 但当时的南京政府因为张学良的关系,不敢用张学森,在各种推诿下他完全无事可做。
- 1948年,为了探听被关押到台湾的大哥消息,和母亲一起飞去台湾,直到1962年才被军统允许与张学良会面。
- 这次会面由何东长子何世礼将军大力促成,此时距兄弟俩上次见面已有三十年。此后张学森再次请求会面,却未被允许。
- 寿夫人守寡38年后去世,张学森心灰意冷,带家人移居美国,在航空公司任职。
- 27年后,张学良终于恢复自由身。张学森为其申请绿卡并邀其来夏威夷共度晚年,这段时间成为张学良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。
- 1995年应邀来京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座谈会,酒会演唱《空城计》后因心脏病去世,享年76岁。
张学浚:波折与归隐
- 五夫人的第二个儿子张学浚读北京辅仁大学,后成为军统天津站翻译,去台后长期不得重视。
- 他曾与兄弟一同请求会大哥,直到张学森见到大哥时,才能一同会面。
- 张学良劝其离开军统安享晚年,张学浚听从,回台后辞职,1973年病逝,享年62岁。
张学英:早逝与漂泊
- 第三子张学英命运较差,一生无正式工作,解放前去台湾后辗转香港,因贫病交加病逝于香港,卒年不详。
张学铨:低调处世
- 最小儿子张学铨小名太平郎,随母迁居天津、东北,后在解放区税务局任职。
- 天津解放后,经周恩来总理亲批在55中学工作,一生低调朴实,仅在张学良90寿辰活动时赠送了寿联。
- 1997年在天津逝世,享年72岁。
张学铭:跌宕人生的同母兄弟
而张学良唯一的同母弟弟张学铭,和这几位弟弟的低调隐忍完全不同。
- 本欲学习军事,但被父亲送往日本留学,专攻自然科学与城市建设。
- 因皇姑屯事件学业中断,回国后历任天津市警察局长、市长,在天津政绩颇多。
- 热河失守后流亡欧美宣传抗日,曾在香港被劫持,幸得营救脱险。
抗战胜利后回津,考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,后任城市建设顾问,至76岁辞世。
张学铭的美食情缘: 天津登瀛楼饭庄“帅府宴”最初菜单由他亲自拟定:八冷盘(中间大白切鸡)、清汤哈士蟆油(扣碗上)、黄扒大翅、红烧海参、烩三泥、两做大虾、奶汤口蘑扒白菜(或鲍鱼莴笋)、鸡腿元鱼、砂锅冬菇黄酒蒸湖鸭;点心(二甜二咸)、水果。帅府菜以北方为主,兼有南菜风味,偏好东北人口味。
张学铭的家庭
- 原配夫人姚氏系奉天华北医院院长之女,育一女张闾娥。
- 再娶朱启钤女朱洛筠,育有二子张允冲、张鹏举。
风雨家国,命运沉浮
这些曾经的帅府少爷们,在近代史大起大落的浪潮下,大部分也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锦衣玉食、颐指气使一辈子。
许多时候,这些漩涡中心的人们,能苟全性命,家人无恙,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