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熵世界下的局部熵控:个体生存与发展之道
在撰写《从自由石匠到科技右派》的过程中,我逐渐确认了一个对科技人员极其重要的历史规律:
在高熵环境中,唯一真正可行的策略是局部熵控。
理解高熵环境与局部熵控
面对充满不确定性、混沌、噪声与冲突的世界,所有能够持续发展的力量,都是通过小规模、深度有序的局部熵控体实现的,而非幻想整体熵降。
虽然“先管好自己”听起来像陈词滥调,但从系统思维出发,这种认知极为稀缺。
真正能够精准熵控的人,必须具备局势感知、结构建构、能量管理三种综合能力,大多数人则只能随波逐流,成为高熵环境的噪声。
局部熵控的实践之道
高效的局部熵控者,不是硬抗混沌,而是如帆船般,借助高熵动能,灵活调整边界,顺势扩展局部秩序。
混乱也是阶梯。
简而言之:“高熵世界,没有整体救世,只有局部熵控。”
成为认知时代的“石匠”
从历史角度看,自由石匠的自由,建立在技能与秩序之上,而非无知与任性之上。
成为自由石匠的前提,是你得是个“石匠”。
今天,新的石匠,是那些持续学习、结合AI扩展信息带宽,并以扎实基础驾驭认知的人。
缺乏基础教育打底的人,即使面对再强大的AI,也难以真正成为认知时代的自由石匠。所以你老师和家长从小叫你好好学习。
在高熵环境中维护秩序与认知
在当下,推特成为中文世界为数不多的优质知识社区。
局部熵控者必须有意识地维护这类稀缺秩序:果断隔绝噪音,提供高质量信息互动,主动放大优质节点,理解秩序需要少数人默默建构,混沌则由多数人无意扩散。
主动拉黑,优化互动。我现在就是这样执行的。
“局部降熵,拒绝噪音;守护秩序,精进认知。”
时间的价值与面向未来
学习者的时间非常宝贵。初期学习也基本结束,现在都是要沉降到具体项目上的时候了。
未来随着AI发展,社会分化将加速,局部熵控是个体自我保护的必需。
延伸阅读
至于更上一层的局部熵控,那就是Balaji Srinivasan 及其《The Network State》的思想体系,另一个帖子再说。